教導孩子接受失敗: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

很多人說香港學生無法面對失敗,遇到挑戰時往往選擇逃避,他們真的是天生容易放棄嗎?還是因為後天教育出了問題?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蘿·德威克曾經發現孩子的思維模式有兩種–「成長型思維」和「固化型思維」,不同的思維會影響孩子面對困難時的態度,而思維是可以後天改變的。

有「固化型思維」的孩子認為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天生的能力,能力高就會成功,能力值就是失敗,僅此而已。當孩子無法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他會覺得「唉,我果然沒有讀書的天份,還是放棄好了。」,因此他們不喜歡挑戰自己,因為一旦失敗了就證明「我失敗了,我果然沒有能力」的想法。相反,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知道成功不完全取決於自己天生的能力(天份),而是會被不同因素影響,包括環境因素、後天努力等等。換言之,這些孩子面對失敗和困難時,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他們知道並不是自己沒有天份,而會覺得「只要我更努力一定會成功的!」「也許我還未理解當中的竅門,只要多花時間一定會成功的!」。

 

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首先,平日讚美孩子時,避免讚美孩子的智商和天份,例如當小明在考試中取到滿分時,家長也許會說:「小明真聰明!」。在這情況下,因為智商和天份是無法後天改變的,小明就會養成「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成功時他會覺得「我果然很聰明,這是我的天賦,因此的不需要後天努力!」;失敗時會覺得「唉果然我沒有天份,我不聰明,這是天生的,我努力也是沒用了。」。在他心中就會只剩下「能力高/能力低」兩種狀態,多努力都是沒用的。面對困難時,他更會覺得「這很困難!如果我失敗了豈不是證明我不聰明,我沒天賦,那我還是不要挑戰好了!」。

相反,如果家長多稱讚孩子的「努力程度」、「付出的時間和心力」等,孩子會明白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天份,而是後天的努力。每人都會失敗,但這些孩子失敗時不會埋怨自己沒有天份,而會明白自己只是「不夠努力」。這些孩子會更有自信心,也會更願意去面對困難和挑戰自己。引用上面小明的例子,家長可以說「我看到小明在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努力,就是因為你的堅持才能取得好成績啊!」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家長要多用正面字眼與孩子溝通。在孩子失敗時,有些家長會說「你真笨!」或「你真沒用!」,這些說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在面對困難時就當然不會選擇勇敢面對了。嘗試多用鼓勵孩子,正面地肯定孩子的付出,才能創造一個良性循環,讓孩子的自信心茁狀成長,願意努力學習,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