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relationships
當孩子需要上幼兒園、小學、中學,他們在不同階段會認識不同的朋友,會有很多與人交流的機會。然而孩子各有不同的性格,有些比較外向,很容易就認識到朋友,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有些孩子則比較內向,不太擅長表達個人感受。到底如何幫助孩子發展人際關係? 家長可以嘗試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了解孩子和他人溝通時的表現
要培養人際關係,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與人「溝通」。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平日與其他人接觸時的表現及反應。例如,孩子不敢向人打招呼,平時對著外人都是低下頭。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可以在回家後嘗試問問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的感受,是否感到害羞、害怕? 如果孩子回答「是」的話,家長可以先體諒孩子的感受,並對孩子說︰媽媽明白到要與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很不容易,不過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只需簡單說「早安」、「你好」,相信你的朋友及其他人聽到都會感到開心,下次你可以試試看呢!用正面的說話方式鼓勵孩子嘗試,有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自信,學習勇敢的表達自己。
二、培養同理心
孩子在年幼時,他們多專注在自身的需求上,因此會較容易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例如,孩子見到玩具,一心就去玩,但他沒想過這個玩具不是屬於自己的,因此出現了與其他小朋友搶玩具的情況。其實在事件中,家長們不用過於著重誰做錯了,不要急於改正孩子的行為。相反,家長應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學習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家長可以反問孩子︰如果遇到有小朋友搶你心愛的玩具,你會傷心嗎? 你會傷心時,其實其他小朋友都會有同一感受。讓孩子明白同理心,他們不會過於自我,與人相處時也會更融洽。另外,家長也可教導小朋友觀察表情,例如當有小朋友不開心,哭時,你可以遞給對方紙巾,並說一些安慰的話。當見到對方生氣時,你可以先讓對方冷靜,不要打擾對方。當孩子認識更多時,他們便會習慣如何與人友好地相處。
三、訓練表達能力
見到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不好,很多時家長會誤以為孩子只是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會與人交流。但其實可能亦存在其他原因,例如,他們不懂得用言語清楚表達個人感受。因此,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表達思維。在日常生活,當孩子肚餓,想問你取食物時,家長不要急於滿足孩子,而是引導孩子表達。例如︰你現在有什麼需要嗎? 是否肚餓? 你想吃什麼嗎? 在日常的對話中慢慢訓練孩子表達的能力。另外,家長也可陪伴孩子多閱讀繪本、故事書,以此增加詞彙。
每個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些較多向,有些較內向。如想孩子提升個人的社交能力,家長可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及感受,然後找出方法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再者,多用正面、鼓勵的說話可使孩子增加自信,對於與人交流方面都會更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