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聽不進大人的話?

育兒路上其中一個挑戰是孩子常常不聽話,時常和你對著幹。當父母的總不明白,為何對孩子說同一番話,無論說多少次都不能令孩子聽進耳呢? 例如天冷了,媽媽提醒孩子要多穿衣,可是孩子卻說不冷,結果到最後冷病了,媽媽對此真的很無奈。父母會覺得他們都是為孩子好,說的話都是出於關心,然而孩子卻不肯聽取,到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選錯了說話的時機

當孩子犯錯,或是父母認為孩子需要被提醒時,例如孩子成績不理想,當父母看見成績單時就會不斷訓話孩子︰「平日不努力讀書,結果成績差,你應要多溫習,少外出玩耍。」其實父母可能沒有想過孩子當刻需要的不是教訓,而是體諒及關心。如果父母轉用另一些字眼,例如「明白到你成績差會不開心,不如我們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除了關心之外,父母不妨適時給予孩子空間,過份的關心對孩子都會造成壓力。當孩子心情舒緩了,要向孩子說話就會變得更容易。另外,當孩子在玩耍或投入做某些事時,如果此刻父母叫他幫忙做事,孩子亦會不願意聽取父母的說話,因為當刻是不想被人打擾的,因此父母可以做的是待孩子先完成手上的事情,之後再叫他,那麼這會更有效,而且彼此之間都建立到一份尊重。

 

二、採用責備的語氣

想孩子聽取你的話,父母本身不能常用教訓、具權威性的態度跟孩子對話。例如「你現在去做功課」、「你不准看電視」等的話語只會令孩子覺得不舒服、受壓迫。父母可以注意語氣和措辭,同樣的意思,卻用不同的說法,例如「快到晚餐時間了,不如你先做好功課」、「看得多電視對眼睛不好的,不如你去外面踢球,好嗎?」就算是關心孩子,父母都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另外用溫柔的語氣亦會讓孩子感到被尊重,不會感到被責備。

 

三、沒有樹立聆聽者的榜樣

有時孩子想找父母陪伴,說了很多遍「陪我玩吧!陪我玩吧!」但很多時父母會說工作忙而拒絕,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到重視,因為父母不聽自己的話。那麼既然父母都不聽我的話,孩子會認為自己亦沒有必要聽父母的話。溝通包括了說話及聆聽,而且是雙向的,父母若想孩子用心聽取自己的話,他們除了當一個好的說話者,有時候亦需當一個好的聆聽者,彼此懂得體諒、明白,溝通才可建立。

 

想孩子把父母的說話聽進耳,不能夠單靠說多幾遍便可,而是要注意說話時的語氣和措辭,並找出適合的時間及場合。在溝通上,父母與孩子是平等的,用命令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如果雙方願意明白、體諒大家多一點,相信孩子是會很願意聆聽父母的說話。

 

延伸閱讀,立即下載我們的電子書:智慧育兒的7個秘密要避免的7個最常見的育兒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