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屬於哪一類家長?立即查看教育心理學的四大教養模式!

想孩子將來成為一個負責任、敢於面對挑戰的人嗎? 關鍵在於家長能否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表現出適度的嚴厲,同時給予足夠的愛。根據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家長的育兒方式可分成四類,而且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下文只作參考用途)


以下四種育兒方式依照兩個維度劃分 — 反應性 (responsiveness) 和要求 (demanding)。反應性指家長對於孩子的需求能否及時給予反應;要求則指家長會否要求孩子作出成熟及負責任的行為。


權威型 (Authoritative)

權威型的父母具有高反應性和高要求。他們會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讓他們有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會適當地規範他們作出成熟的行為。當孩子無法達到要求時,他們會給予具體的指引,讓孩子有明確地知道如何達成這些目標。而孩子們往往會更願意聽從父母的說話,長大後會更有成就,而且有較良好的人際關係。

 

威權型 (Authoritarian)

威權型的父母具有低反應性和高要求。他們以「我說的就是對的」的態度管教孩子,嚴格地要求孩子服從自己的指令,甚至以處罰方式迫使他們,卻不跟他們解釋原因。而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較不快樂、自信心較低和缺乏安全感;他們的社交能力亦較低。


放任型 (Permissive)

放任型的父母具有高反應性,要求卻較低。他們很多時都過度體貼孩子的情感需要,擔心責備會令他們不快樂,而不會去對他們的行為作出規範。這些孩子在長大後的自我控制能力會較低,不太遵守規則及不懂照顧別人的感受,而且會出現較多的社交問題。

 

疏離型 (Uninvolved)

疏離型的父母無論在反應性和要求上都較低。這些父母跟子女的生活接近零交流,不會對孩子作出要求,也不會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這些孩子長大後會變得衝動,無法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嚴重的話更會容易出現不同的心理問題。


究竟如何才能成為既嚴厲、又溫暖的權威型父母呢?首先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給予合理、可達到的要求,例如你無法要求只得三歲的孩子明白別人的感受;其次,父母要給予孩子明確的指示,鼓勵他們做到更好,同時亦要解釋為何希望他們這樣做。父母不坊跟孩子一起探索 — 如何令房間更整齊?每次玩完玩具自己收拾?每次用完物件把它放回原處?為甚麼我們要保持整潔?是不是假若房間太亂,我們就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最後,家長要明白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作出適當的情緒教育,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 他們可能希望得到你的讚美,或希望你能花更多時間陪伴他們。要真正滿足自己孩子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是多與他們溝通,用心聆聽!

 

歡迎家長們於 Whizpa 的資料庫搜尋更多家庭及心理健康的機構,如 Acorn Care建基兒童發展中心、 匡仁心理輔導、 文盧麗萍心理輔導及家庭治療服務 等。記得留下你的評價供其他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