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憑抑或香港中學文憑?
國際文憑(IB)課程結構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是一個兩年制國際認可的課程, 學生須由以下六個學科組別中各選六個科目︰
- 語言和文學研究(通常是學生的母語)
- 語言習得
- 個人與社會
- 實驗科學
- 數學
- 藝術
三至四個科目須在較為高級水平科目(Higher Level),其餘的則是標準水平(Standard Level)。
除了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的科目,學生也須完成三個必修科目 - 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及創意行動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
在拓展論文中,學生需進行研究並按指定題目撰寫一篇4,000字的文章。
在創意行動服務方面,學生需在課室外進行體驗式學習,有助啟發他們創造力,維繫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通過服務加深與社會的聯繫。
至於知識理論就是整個國際文憑課程中重要的項目,主要訓練學生在哲學觀點上的批判性思維,包括知識的來源、性質及理由,引導學生建立批判性思考,從而持客觀方式分析各知識及理論。
國際文憑大學評估分為校內和校外。校內評估在校內進行,由老師評估學生在校內兩年期間的工作;而校外評估則由外部考官評估學生在考試和論文中的表現。
香港中學文憑(HKDSE)課程結構
香港中學文憑為香港制訂的三年制高中課程,超過260間國際院校認可。可是相比起國際文憑課程,香港中學文憑的認受性則較低。例如,在美國總共有47間院校接受香港中學文憑考生的報名,但資料顯示,西島中學(現為國際文憑課程學校)的學生申請並獲得超過150間美國學府收錄。
香港中學文憑課程囊括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和通識教育,及兩個選修科目。
香港中學文憑必修科目︰
- 中國語文
- 英國語文
- 數學
- 通識教育
部分選修科目列表︰
- 物理
- 化學
- 生物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BAFS)
- 經濟
- 資訊及通訊科技
- 中國文學
- 英語文學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地理
- 視覺藝術
必修的通識教育讓學生了解香港本地及全球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去評估資料並以充分的理據去支持自己的觀點。
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s)是香港中學文憑課程的一部分,評估學生校內表現,佔學科等級的15-20%。
國際文憑與香港中學文憑的分別?
評估模式
相比起國際文憑,香港中學文憑比較著重於學生考試成績,而且非考試評估成績比重較國際文憑輕。雖然兩者校外評估的評分佔總體百分比相約,但香港中學文憑只靠公開考試作為校外評估比分,而國際文憑的校外評估則包含考試及撰寫論文。由此可見,國際文憑不單靠考試去衡量學生的表現。
課程的宗旨
國際文憑課程比較著重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別於一般的專業或技術課程,國際文憑課程中的寫作訓練與通識教育相近,有助學生深層次地探索知識。相反,香港中學文憑較著重考試,市面上大量的補習班也反映出考試對學生的重要性。
科目的組合
選修科目方面,國際文憑課程中六個必修科來自不同的領域讓學生接觸各種科目,而香港中學文憑就由高中起分為文科或理科。兩者的分別讓國際文憑課程的學生接觸較廣泛的知識,而香港中學文憑則讓學生更專注深入地理解特定的科目。
學生的想法?
Jon 和Josh在同一所本地中學畢業,學校提供香港中學文憑與國際文憑課程。Jon 選擇了香港中學文憑課程。 完成中學文憑考試後,他選擇修讀環球商業管理學,現為金融分析師﹔而Josh 選擇修讀國際文憑課程,現為香港的醫科學生。
修讀國際文憑課程的Josh表示︰「我比較喜歡國際文憑的課程,因為它的科目種類夠多樣化。我需修讀不同類型的科目,這讓我裝備自己去面對未來,也令我的想法變得更開明。」
除了不同範疇的學科外,Josh表示撰寫論文也協助了他不少︰「在必修科目拓展論文中,我學會了尋找及理解資訊的來源,也從各科目中學習批判性思考。」
與此同時,學習的壓力都大大降低︰「因為學科的比分由平日的習作積累以來,國際文憑課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太大應付考試的壓力。」
Josh 現時也熱愛跳舞及衝浪,以往就讀的創意行動服務科目是有趣的︰「我現時不指會義務教導兒童霹靂舞班,也不時到泰國參與海外義工服務。這些都有助我釋放學習的壓力,並令自己知道將來想投身幫助他人的行業。」
另一方面,修讀香港中學文憑的Jon 指出︰「我慶幸自己曾修讀通識教育,令自己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民政事務,這對打算在香港發展的人都有極大的幫助。可是,我認為就學科涵蓋主題的數量和範圍,通識教育科仍有不少改進的空間。」
Jon 也指出香港中學文憑的考試模式有助他考進心儀的學科︰「因為這是一次性的公開考試,成績會直接影響將來的道路,我只需盡力在考試中取得佳績,便會有回報。有些人認為這種考試模式給予學生太大壓力,反而我卻認為對自己非常有效。」
校本評核是香港中學文憑評分的一部分,老師需按照Jon多方面的能力去評估他的表現以作校本評核的評分。Jon 指出︰「我認為校本評核的運行未為完善,它無法協助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得以應用,學生都以為做而做的心態去完成校本評核的作業。」
總結
總括而言,每個人都有合適自己的學習模式,選擇國際文憑或香港中學文憑課程視乎學生的心態及將來想發展的方向。如果學生視大學入學試為表現自己的機會並希望接觸不同範疇的科目,國際文憑課程會是較合適的道路。相反,如果學生視大學入學試為取得心義學科的錄取,清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及事業,香港中學文憑課程則較為適合。家長應給予子女指導去選擇適當的課程,並加以陪伴和支持。
查看香港的中學提供國際文憑或香港中學文憑課程︰https://whizpa.com/zh-hant/categories/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