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teach kids to be polite

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多人的社會,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當一個有禮貌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禮貌對孩子來說卻是無形、虛無,他們對於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其實他們都沒有概念。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要花點心思,大家亦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一、讓孩子明白原因

每當孩子聽到父母說︰你不可以這樣做,你對人這樣是很沒禮貌的。其實在孩子的角度,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單用「不可以」、「不准」等的字眼,而是應把重點專注在事件本身,並加以適當的說明。例如可以對孩子說︰如果我們把垃圾掉在地上,就會容易令別人滑倒,而且地方被弄污了,大家就不能有一個乾淨的地方生活了。這種說話方式可讓孩子更理解大人的說話,並有助建立及加強他們對於「對」、「錯」的辨別能力。

一、多讚美、多鼓勵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因此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提醒」和「指正」孩子,然而這些行為是帶有負面的。試想想,孩子什麼時候會被指正? 當然是犯了錯的時候,例如不向人問好,父母可能就會對孩子說︰你應該向他人說早安或你好,這才有禮貌。就算是大人,其實都不喜歡被指正,而且當孩子做得好時,家長可曾試過主動稱讚? 如果當孩子做得好,例如主動在晚餐後主動幫忙收拾餐桌,這時候,父母就可以稱讚孩子︰媽媽見到你主動幫忙收拾,真的很開心,證明我的孩子長大了! 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讚美,某程度就是肯定他們,他們就會更有自信,也會更願意當一個「好孩子」。

三、配合孩子的發展來實施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很多時會把自己成人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認為自己做得到,孩子都應該做得到。然而,這種「高期望」不但達不了父母心中的期望,反而只會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家長要明白孩子的心智沒有成人般成熟,他們的無理取鬧、任性、健忙、不聽他人觀喻等都是孩子的特質。家長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實施相應的教育方式。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未發展成熟時,家長可以用簡單的動作,例如在孩子面前用雙手拿起水杯,然後慢慢喝水,目的是讓孩子透過觀察去模仿。而當孩子長大一點後,家長就可以用語言去教導他們,引導他們建立適當的行為。

其實每個孩子出世時都像天使般可愛,如想他們在成長後可以當一個有禮貌的人,與人能夠有好的關係,家長可以多鼓勵及稱讚孩子,並在他們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不同的教育,這就可以有助孩子發展出積極的待人態度和良好的行為舉止。